帅不过三秒,无人酒店又败给了自动售货机!

2017/07/19

自从无人超市火了以后,近日出现在公众眼前的“无人酒店”也是引起广泛的关注。无人酒店形似太空舱,24小时营业,没有服务员,不用押金,不用登记,这种“共享睡眠舱”主要为上班族提供短时休息。刚火了几天,却忽然传出被查封的消息,看来这种名义上的共享模式还是斗不过“无人零售”界的自动售货机

无人酒店诞生于北京中关村的街头。睡眠舱内有电扇、阅读灯、充电插座等设施,并可以免费领取一次性睡具,包括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太空毯,甚至还有专门的耳塞。在休息结束后,消费者需扫码结束计费,并将已用的一次性物品投入回收桶内。

“无人酒店”

在卫生保障方面,工作人员介绍,床单和枕罩每天会分上午和下午用紫外线除螨杀菌仪清理2次,遇到污渍床单和枕罩也会及时更换,每周也会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另外,关闭舱门后,舱体会进行自消毒,包括杀菌和空气循环流通。

据了解,像这样的睡眠舱,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已经逐渐铺开。

不过据体验过的客户称体验感觉一般,睡眠舱的隔音效果不好,而且舱板略硬影响睡眠,半个小时12.9元,客户反映价格略贵。

“无人酒店”内部

无人酒店运营时间并不长,已经爆料出诸多问题。目前,北京、上海的共享睡眠舱已经被查封,并停止运营。上海公安局表示,这种共享睡眠舱是个新模式,尚没有获得消防许可,也没有宾旅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共享床铺浦东店被查后,静安店与徐汇店已自行停止营业。

“无人酒店”被叫停

“共享睡眠舱”被查封,尽管据说“原因不明”,其实却并不出人意外。既然是提供住宿服务——哪怕只是临时休息,也要符合相关要求和条件、履行必要的登记手续、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管,不能因其打着“共享经济”的时髦旗号,就游离于监管之外。

“共享床铺”出现之初,人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有不少理性的声音,提出了一些担忧。在这样一个高密度、全封闭的环境里,通风问题如何更好解决?卫生消毒是否有保障?特别是消防安全更是不能轻忽,对旅馆环境、舱体材质、消防通道等多项指标都要进行谨慎审核。

“无人酒店”拆除

另外,一间房间里放多个“共享床铺”,意味着要多人“群居”,治安和财产人身安全也需要有更放心、更有效的措施。这些都不能仅仅靠商家自觉自律,而是要靠监管制度来保驾护航。

各式“共享系”的创业项目,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共享经济毫不沾边。从本质上说,此类项目不过是对特定传统业态的一种概念再包装,而并没有任何的原创性商业内容。以“共享床铺”为例,其最核心的业务,无非还是床铺出租或住宿服务,这与太空舱房间、快捷酒店的钟点房完全可说别无二致。如果说非要说它们之间有所区别,那么也仅仅在于“共享床铺”整体设备设施更简单,预定、支付、入住等环节更便捷而已。

无人酒店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部解决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这种模式未来是否会被认可,还需要民众和市场的认可。不过这种兜售无人概念的模式,远不如自动售货机来得高效便捷,盈利可观。

上一篇:无人超市来了,自动售货机还有立足之地吗?
下一篇:“共享冰箱”来了,挂羊头卖狗肉远不如自动售货机!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