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消毒是净水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那么,空气制水机的杀菌技术你知道哪些?这些技术又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空气制水机的杀菌技术
现在有很多净水产品被检查出不合格,原因大多都是因为细菌病毒超标所致,在目前的净水技术应用中,杀菌的主要方法有三大类:
1、化学消毒剂。很多化学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比如氯化物、碘树脂、溴树脂、银离子、铜离子等等,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但是存在比较大的副作用,杀菌后会存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副产物,而且水的口感也比较差。用金属离子杀菌,水中重金属可能会超标,时效性也比较差。所以现在大多数净水产品不再使用这些物质作为杀菌方法。
2、臭氧或紫外线杀菌。臭氧和紫外线杀菌效果也比较不错。但这两种方式也有所不同。
臭氧的杀菌系统结构比较复杂,要求带电操作,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臭氧还会影响水的口感,损害胃粘膜,所以,使用也比较少。
紫外线杀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紫外线杀菌技术同样存在缺点:穿透力低、强度会衰减。所以使用中需要时常清洗石英套管,以免细菌尸体附着在管外,影响效果。
3、膜过滤。现在膜过滤是净水产品的主流技术。膜不仅可以过滤细菌病毒,还能过滤水中其他污染物。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膜是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二者过滤精度不同。膜过滤属于物理过滤,过滤后的水水质能得到大幅提升,也不会产生什么有害物质。
但是膜过滤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过滤膜一般不耐污,容易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导致寿命降低。
对于空气制水机来说,主要的杀菌技术是膜过滤+紫外线杀菌。空气制水机不需要外接自来水管,直接插电即可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在水路过滤阶段,主要采用高品质超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达到了直饮标准。在水箱中储存的部分净化水,为了防止其滋生细菌,每隔4小时就在机身内循环一次,进行紫外线杀菌,保障水质始终新鲜健康。
由于多种杀菌技术、净化技术的灵活运用,空气制水机保障了极高的水质标准,守护着人们的饮水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