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操场旁边的虹远楼下,有一家无人咖啡店正式开业。这是北京首家无人咖啡店。有别于马云的“淘咖啡”,这家无人咖啡店售卖商品主要依靠两台自动咖啡售货机,一台投币咖啡机和一台零食自动售货机。这种无人饮品自动售货机的模式并不是首次出现,虽然也包含无人因素,但与无人便利店的科技元素还存在差距。
这家无人咖啡店面积约为10平方米,店里的两台自助咖啡制作机为消费者提供拿铁、美式咖啡、奶茶、可可等20余种饮品,支持移动支付,支付完成后就可看到机器里的机械手臂开始制作饮品。从点单至拿到产品全程只要几分钟,操作较为简单易懂,不需要额外的服务员帮助。除两台咖啡售货机外,另一台零食售货机主要售卖小零食,苹果和葡萄等水果,价位适中。另外咖啡店里还配备了桌椅、书籍、绿植等,供消费者使用。无人咖啡店吸引了很多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新奇的体验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空间局限,选择坐在咖啡店里饮用的顾客很少。
据悉,这家无人咖啡店背后的运营方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此次搭借无人零售风口首次试水无人咖啡店,但公司对新零售规划尚不清晰,目前仍面临设备不稳定、缺乏店铺管理标准等运营难题。
这家无人咖啡店由木框和玻璃搭建而成,整个搭建、布置过程耗时1-2天就可完成。两扇玻璃门为完全打开状态,没有摄像头监控设备和任何防盗系统。虽然咖啡店里的主要贵重资产咖啡机不用太担心偷盗问题,但其他桌椅设备在缺乏监控、管理的条件下,可能难以避免损坏、环境脏乱等后果。
总体来看,无人咖啡店更像是为自助咖啡制作机搭建的一个消费场景。该无人咖啡店里的咖啡机设备由于运行尚不稳定,暂时仍需要工作人员常驻维修。这家无人咖啡店的消费环境较原先单一的自助咖啡制作机虽然有所升级,但是与市面上常见的咖啡店相比还是略显简陋。由于店面空间稍显狭小,没有空调控温设备,在9月初的北京,待在咖啡店里还是会感到有些闷热,并且该咖啡店在雷雨等恶劣天气中的安全稳定性还有待观望。
当前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追求便利性,随买随走;另外一种是选择在咖啡店里工作、休息或社交,追求环境品质。咖啡机制作的饮品与店里人工操作的口感差异较难衡量,但是就环境舒适度来说,如果仅仅是简易的场景搭建,并不会对那一部分追求品质的消费者造成太大吸引。而对于那些仅仅是随买随走的顾客来说,搭建桌椅等设备也不会有太大意义。
这家无人咖啡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其实就是自动售货机群组化部署,为自动售货机建立了消费场景,运营、管理、技术上的难题都没有突破。但随着自动化技术运营成本不断降低,自动化设备普及是大趋势。像福能达空气水咖啡机,节约人力和租金成本,即买即走,快速支付,对白领和消费者来说十分方便。应用航天领域的制水科技,从空气中萃取水分子转化成洁净水源,空气水咖啡,味道更香醇浓厚,深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