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法律能禁止人类编辑基因,但人性无法抵抗诱惑。
11月26日,原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他表示,基因编辑能够使婴儿在出生后,获得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在我国,完全人体试验是明令禁止的,人类胚胎不可以在体外超过14天。
根据我国卫生、科技部《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经过基因修饰获得的囊胚不得植入人体。
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拷问的是医学道德和社会伦理的底线。
基因编辑:阿拉丁神灯or潘多拉盒子
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蕴含了遗传的奥秘,也潜藏了遗传疾病。随着人类在基因工程方面取得的成功,人们也想通过修改基因,从根本上治愈疾病,基因编辑横空出世。
什么是基因编辑?就是把基因中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首先需要开发一套工具,找出错误基因的位置;之后开发一个工具将这个错误的碱基给剪下来,再用一个正确的碱基补上去。
听上去基因编辑在根除人类疾病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何没有大行其道呢?
一是技术层面的难题,二是DNA的改变会遗传给后代并且具有危害其他基因的风险。
在伦理层面上来说,如果基因编辑大行其道,霍金预言的“超级人类”将会出现,对于人类而言,将会是一场浩劫。
精英阶层的人通过修改不利基因,塑造永恒的不平等,被改造的人统治没有改造的人,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问题。
谁也无法预见,千百年以后,基因编辑在人类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隐患。
科技发展的双刃剑:生存还是毁灭
基因编辑真的那么容易实施吗?如果剪错了碱基怎么办?
基因需要修正的地方被称为靶点,一不小心切了靶点以外的基因,就叫脱靶,然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基因突变,大大增加机体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
贺建奎团队声称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但是经过基因修改的个体对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并不好说。
人类也从未预见,科学与伦理的激烈碰撞,会这么早到来。
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到底是疾病预防领域的历史性突破,还是道德伦理的沦丧?我们不去声讨,但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作为科技的受益者,不得不去反思人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基因编辑存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服务于人的健康,服务于全人类的整体福利。每一个掌握高科技的公司或者个人都应该是有良知,有温度的开拓者,秉持初心,服务于全社会。
就像福能达,以让人类不再有水危机,让更多的人喝上新鲜健康的饮用水为终极关怀,研制出军用技术转民用的优秀落地成果——福能达空气制水机,实现无需水源,空气制水,鲜榨出航天级饮用水,靠科技将“凭空造水”变成现实,造福全人类。